【兩會提案】關于全面推進“數利”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實施的提案

發布時間 2022-03-06

“東數西算”作為國家戰略性工程,進一步促進了東西部協同聯動。如何更好地助力這項國家戰略的實施,一起來看全國政協委員、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嚴望佳第二份提案。


2022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png


提案二:關于全面推進“數利”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實施的提案


農業經濟時代有水利基礎設施,工業經濟時代有電力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成為當時經濟形態發展的關鍵支柱。當今數據如水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數據要素成為無所不在的海量資源供給,與農業和工業時代類似,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布局、投入和運營,已經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撐。


問題和需求


數字經濟的發展演化,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運作,同樣需要有水利和電力那樣的基礎設施進行支撐。尤其是從國家宏觀數字經濟到地方和產業層次的數字經濟,數據和數據要素的根本規律都離不開數據的流通和利用,需要有新的規律和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探索和發展,有效地布局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以電力為例,其基礎設施是一套復雜系統工程,有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多個環節,由專業機構負責運營,受到國家政策監管。類比到數字化領域,數據全生命周期同樣需要一體化、系列化、標準化結構進行約束,這樣才能最大化統籌協調各方力量,迸發數字化發展的新活力和新價值。


數字化基礎設施同時也是事關國家安全、民生福祉的公用品,需要由國家主管部門牽頭,結合社會發展階段特點,統籌發展和安全、監管和利用,建立結構清晰、要素合理、能力齊備、迭代演進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符合“數據流域化大格局”框架的“內循環”模式,以數字經濟極大加強和支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布局。


具體建議


借鑒水利基礎設施模式,針對數據要素建設“數利”基礎設施,讓數據要素在數利基礎設施的支撐下,能安全、順暢和可持續的流通,凸顯其基礎性和戰略性的匯聚效應和乘數作用,充分發揮其資源化、資產化和資本化的要素化價值,拉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一)準確把握規律,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


深究數據要素化基本規律,積極開展數據流域化發展實踐,破解數據跨區域、跨部門安全流通與應用難題,打通數據要素流通壁壘,推動數據流域內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轉型升級。同步研究建立安全相關基礎設施,打造縱深協同、安全可信的網絡安全運營體系、數據安全運營體系、云網邊端數用一體化安全體系,支撐數利基礎設施迭代優化和安全可持續發展。


(二)以城市為支點,全面推進數利基礎設施建設。


以“東數西算”的八大樞紐和十大集群為核心,結合地方智慧城市群規劃,建構區域化的數據流域化格局,這些數利基礎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級算力基礎設施(城市公共數據中心),城市數據流通交換交易基礎設施,城市級網絡安全運營中心基礎設施,城市級數據安全治理基礎設施,城市級數據災備中心基礎設施,城市級云網融合邊緣安全接入基礎設施等。


(三)以主力行業和產業鏈為支點,全面推進數利基礎設施建設。


貫通“東數西算”八大樞紐和十大集群,從數據流域化格局看,不僅僅有圍繞城市的區域流通格局,還有圍繞產業鏈的行業流通格局。在這個過程中重視數據驅動產業全價值鏈運營,建構產業化和行業化的數據流域化格局。這些數利基礎設施包括但不限于:行業級算力基礎設施,行業數據流通交換交易基礎設施,行業網絡安全運營中心基礎設施,行業級數據安全治理基礎設施,行業級數據災備中心,結合行業特色的算力基礎設施或數據基礎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