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提案】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的提案
發布時間 2022-03-052022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京如期召開,在這盛滿期待的季節。全國政協委員、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嚴望佳,帶來的第一份提案。
提案一: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的提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既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路徑,又是發展當代中國心理學、服務億萬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舉措。
問題及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健康中國戰略。在心理健康領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不斷探索“中國方案”和“中國特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心”學根基,歷代“心”學大師和優秀教育家,在安頓中國人身心方面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理論和經驗。近代以來,中國人學習、應用的心理學基本都是西方心理學,因此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心理學,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迫在眉睫。
當前公眾心理壓力普遍增加,居民對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加,且呈現多元化、低齡化的趨勢。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雖然一般高校和中小學都配備了專兼的心理咨詢師、心理輔導師,但是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疏導和解決的效果有待提高。單純使用西方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問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具體建議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解決中國人遇到的現實問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
(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學有機融合項目研究。建議由教育部牽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高校及書院等民間機構配合,設立國家重大科研專項,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學有機融合的理論研究,探索構建中國特色心理學學科體系。
(二)搭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學學術交流平臺。目前,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國文化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后現代心理學高峰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取得了一些高質量的成果。建議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在這個論壇的基礎上,多方合作,進一步豐富內容,把論壇打造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學交流互鑒的一流平臺。
(三)對心理咨詢等相關從業人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建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組織高校、民間書院等機構分階段、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當前從事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的從業人員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提升他們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能力,講“中國話”,解決中國當下的社會現實問題,致力于服務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幸福中國的建設。
(四)推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高校心理學、社會工作等專業必修課程。建議教育部牽頭,研究適合心理學和社會工作等專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識課程,并通過指導意見的形式,推動各高校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這些專業必修課程。
(五)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內容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將有利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牽頭,指導各地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學相結合作為重要內容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