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

發布時間 2021-09-23

優秀文化已深植吾心


這場困擾全世界的疫情,讓人們對很多事情都有了重新的認識。而疫情中西方的表現差距之大,令人匪夷所思。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png


黨和政府的及時、正確、細致的舉措是贏得這場勝利的根本原因,一聲令下全國人民都戴上口罩,整齊劃一聽從指揮。


春節期間,多少人響應號召沒有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多少醫務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守護更多人的健康,多少人在疫情局部爆發的過程中,密切配合政府的各項舉措,讓我們一次次等到清零,一次次吹響局部戰爭勝利的號角。


我們不得不思索,每一個國人自覺自愿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我們來看看這個民族底層文化的幾個特征:


第一是“貴生”。


我們本土文化道家《老子》強調“貴生”、“自愛”、“長生久視”;《莊子》提倡“保生”、“全生”、“盡年”、“尊生”;《呂氏春秋》所說:“貴生重己”,“圣人深慮天下,莫貴于生”。


從道家到儒家,都以生命為貴,因為生命的珍貴,所以我們會選擇為更多人的生命,義無反顧地付出自己的生命。


第二是“兼愛”。


這是春秋時期墨家的主要思想,盡力去愛護天下蕓蕓眾生。中國人心中都有一份俠客情節,以拯救蒼生為己任、為榮耀,所以世界上有華人在的地方,武俠小說必會熱銷,這是來自一種深藏在華夏兒女心中的俠情義膽。


第三是“仁愛”。


“仁”一直是中國文化君子的修身之本??鬃诱f“仁者愛人”;孟子提倡“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二程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朱熹說“仁是溫和、慈愛”;王陽明更加明確“天地萬物一體為仁”,在渾然一體的境界中,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那么我會竭盡所能幫你解除痛苦。


第四是“反者道之動”。



《道德經》第四十章提到的“反者道之動”,中國人認為一切都在變化中,事物總會向相反方向發展,在最高處需要“居安思?!?,因為下一步很可能是跌落,而最黑暗的時候往往是離黎明最近的時候。


因為相信光明一定會到來,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在經歷黑暗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頑強的精神,這也是華夏文明五千年文化泱泱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png


越是在壓力大、變數大的情況下,我們行動的依據往往不是來自知識,而是已經融入血液中的文化,這是選擇和行動的底層邏輯。


所以,我們非但不能說文化離我們很遠,相反,文化已深植我心,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而來自內心、來自文化的力量,才是力量生生不息的源泉。


再回到我們所在的信息安全行業,這個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商業邏輯的最重要特征是變化多端的“威脅”,這個行業需要面對著強大的、邪惡的入侵、威脅與破壞力量。


而中國數字化進程,“信息安全”便毋庸置疑的凸顯其重要性,要求我們必須保護好每一個數字化場景下的安全。


在這樣責任和壓力之下,就如前文所說全球當下面對的疫情一樣,我們的力量必從內心煥發,才可從容應對,決勝千里,而這份力量最大的來源便是我們的優秀文化。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png


浩然正氣來自文化之源


中華文明源頭之力當存于《易經》中乾和坤,乾坤代表陰陽。


乾是天,代表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崩な堑?,代表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币捉浾J為這個世界由乾坤共同演繹而來,也就是陽和陰的能量,互相沖和,互相變化,而生萬物。


在這個世界上,小到個人、組織,大到民族、國家,希望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都必須自強自立,追求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這個品質就是所謂龍馬精神,而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本就是乾陽精神的化身,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乾的特質,一個人要有自強不息的意志,有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就如《周易》的第一卦便是乾卦,卦辭為“元亨利貞”,《易傳》解釋為四種道德,即:仁、義、禮、干。


“仁、義、禮”是中國文化中君子修身的核心,“干”是干練。漢唐易學,將其解釋為陽氣化育萬物的四種方式,即以元為始,亨為通,利為和,貞為正。而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解“元亨”為非常通順,“利貞”是持守正道,“貞”同“正”,意為萬事“持守正道”才會非常通順、吉祥。


我們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和互聯網時代,持守正道是成本最低之路,因為守正我們可以獲得客戶、合作伙伴、員工、股東等等各方面的信任,這份信任使得運營及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當你可以正直、真實地對待周圍的人,不需要懷疑、花時間精力證明自己的時候,會更加快速、直接的達成目標,這和做人是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說的話都沒人相信的時候,他在這個世界上幾乎寸步難行。


而信息安全這樣的行業所面對的局面會更加錯綜復雜,面對邪惡和不斷變換的威脅,他需要像一個戰士一樣保衛和守護用戶的安全,那么“正心正念”是獲得每場戰役勝利的力量的重要來源。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png


《孫子兵法》是中華文明對戰爭的重要詮釋和指導,“守正”在其中探討的比較深入:“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守正是道,道是規則,是宇宙規律。


道首先是正道,出奇是術,正所謂: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正道而行才能突破思維、出奇制勝。


而兩軍相交什么人可以勝出?


《孫子兵法》中談到打仗這件事是大事,是存亡之道,不可以不察,但要怎樣查?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從這五個角度看,戰爭最開始需要察“道”,是否符合道,是否符合正道,這同樣運用于網絡世界。


《孫子兵法》的守正之道,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符合客觀規律,做企業要做符合客觀規律的事,否則會大起大落,禁不起任何風險,在重大決策上出現偏差。


《大敗局》中講述的企業,都是從輝煌中走向衰敗,這些例子給我們深刻的教訓和提示,一個企業怎樣才可以做的長久?怎樣才能圍繞核心競爭力不斷往前走?對于創業的人也一樣。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如果一個創業者想三年就做成一個偉大的公司,如果這樣想很可能會失敗,因為沒有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去做事。


做安全的人一定要遵守道的規則,有正義、俠義的內在,懂因果。


網絡安全進入數字時代,如果沒有這些力量的存在,那么黑產會到怎樣的程度?我們必須要用正直、強大的心去守護,這就必須要守正,這是根本的道。


這就需要安全文化的能力,定義安全文化也可以看到什么樣的人才能做安全,安全一定需要有正氣在。


浩然正氣方可護佑信息安全.png


中國文化以天道為剛健不息,以地道為厚德載物,認為人效法天地之道,可以養成既自強不息又胸懷廣大的品格,作為修養境界和品格養成,具有永恒的價值。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孟子提出浩然正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nbsp;


“浩然之氣”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的正氣。


而今天的我們需要深入理解:唯浩然正氣,方能護佑信息安全,這是這個時代以及中華文明傳承交給我們的責任、使命和擔當。



相關文章鏈接:

文化 | 安全唯謙之路

文化 | 信息安全需要沉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