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深度解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8-252021年7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45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于8月17日正式發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化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當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的嚴峻的安全形勢,網絡攻擊威脅事件頻發。
在此情況下,制定出臺《條例》,建立專門的關基信息基礎設施(以下簡稱“關基”)的保護制度,明確各方責任,提出保障促進措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的整體水平。這是自1994年國務院令第174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之后,又一網絡安全領域的重要法規。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總體框架
《條例》出臺意義重大
(一)關基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是世界各國網絡空間博弈的重要戰場
近期,世界多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的信息系統遭受網絡攻擊,如:燃油管道被攻擊、電網斷電、域名解析服務器中斷服務、銀行核心系統被攻擊等事件,因此,世界各國均將關基信息基礎設施作為網絡安全保障的重點環節,世界各發達國家也均出臺了關基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文件。關基信息基礎設施的滲透和保護,也是世界各國網絡空間博弈的重要戰場。
(二)《條例》是《網絡安全法》的重要配套法規
2017年6月1日施行的《網絡安全法》的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關基信息基礎設施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實行重點保護”,此次《條例》的出臺,立足工作落實,界定了關基范圍、職責分工、監督管理部門職責、保護工作部門職責、關基風險評估要求等關基安全保護要求和保障措施,確保對象具體、權責清晰、任務明確,為關基保護工作提供了指引和工作依據,將為我國深入開展關基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條例》是關基保護工作實施的重要依據
《條例》站在總體國家觀的視角,指明了關基保護的工作方向:一是明晰了關基的定義和范圍,為后續關基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二是明確了保護工作部門的職責,將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主管部門、監督管理部門劃定為關基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三是強化了關基運營者的責任義務,明確了運營者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切實保障人財物的投入。四是規定了國家保障和促進措施,《條例》從國家及行業監測預警制度建立、行業檢查、標準制定、技術創業、產業發展、軍民融合、人才培養、表彰獎勵等8個方面提出了促進措施。五是確立了監督管理體制。
關基安全保護相關方角色
《條例》重點內容解讀
(一) 明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和保護工作原則目標
《條例》明確闡述了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屬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國家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行重點保護,保護工作應當堅持綜合協調、分工負責、依法保護,強化和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共同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二) 《條例》明確了監督管理體制
《條例》規定,在國家網信部門統籌協調下,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指導監督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施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
關基保護的監督管理體制
(三) 完善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機制
《條例》明確了認定工作的組織方式和認定程序,依照行業認定規則,國家匯總并動態調整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結果,確保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納入保護范圍。
(四) 明確運營者責任義務
《條例》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護制度、設置專門安全管理機構、開展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報告網絡安全事件或網絡安全威脅、規范網絡產品和服務采購活動等作了規定。
(五) 明確了保障和促進措施
《條例》對制定行業安全保護規劃、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監測預警制度、明確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要求、組織安全檢查檢測、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等作了規定。
(六) 明確了法律責任
《條例》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未履行安全保護主體責任、有關主管部門以及工作人員未能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等情況,明確了處罰、處分、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理措施。對實施非法侵入、干擾、破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危害其安全活動的組織和個人,依法予以處罰。
《條例》目前已經正式發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隨著《條例》的出臺,國家關基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該會頒布配套實施指南和實施細則。關基保護工作部門會組織開展本行業關基的識別和認定,并開展行業關基應急演練、風險評估、安全事件的預警通報等工作。關基運營者也會開展本單位的關基技術體系、管理體系、運營體系建設,切實履行《條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