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用“網絡安全”方式打開“十四五”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3-18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規劃綱要》”)由新華社授權發布。從此,我國正式進入了 “十四五”建設的新征程。
本次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是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工作細化和指標量化?!笆奈濉薄兑巹澗V要》闡明了國家戰略意圖,明確今后一段時間的政府工作重點,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開好頭、布好局的五年,也是“網絡安全”機會多多的五年。
為什么這么說呢?
2014年2月27日,習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發表講話中就闡明了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關系:“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2016年4月19日,習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中就高屋建瓴的闡明了發展與安全的辯證關系——“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習總書記的“統籌發展與安全”的辯證思想和指示精神,在本次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得以充分的體現。
本次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共分為19篇,65章。
“發展”是本次規劃綱要的高頻詞,累計出現467次,是貫穿全文的主線,“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數字化發展”等等,彰顯了國家在“十四五”時期堅定不移加快經濟、社會、文化、國防等方面發展的堅定決心和神圣使命。同樣,在本次《規劃綱要》中“安全”也是高頻詞,累計出現175次,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等。
本次《規劃綱要》對安全的重視,再一次驗證了我國在進行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中,已經把“安全”和“發展”這兩個二元體合二為一了。
本次《規劃綱要》中,“網絡安全”一詞累計出現14次,“數據安全”一詞累計出現5次,雖相比“發展”和“安全”這兩個高頻詞出現的頻次少了一些,但是相較于五年前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網絡安全”出現的8次,“數據安全”出現的2次,僅從數量上直觀的判斷,可以認為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加強和重視。這也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因為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的,必然會帶來新的網絡安全風險,尤其在數據成為新的市場要素之后,伴生的數據安全需求也與日俱增。
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本次“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于“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有哪些內容和要點
“網絡安全”相關內容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五章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第二節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 解讀
網絡安全作為新興的數字產業之一,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重點建設的數字產業方向。這是網絡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首次出現在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這體現出了國家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產業的同時,也對網絡安全產業給予厚望。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第三節 加強網絡安全保護
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
● 解讀
本次規劃綱要中,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7.8%增加到10%,變化率28%。未來5年我國的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的浪潮會更加洶涌澎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將進一步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產業、新模式。這也就催生了新的安全需求場景,需要更懂業務、更具有實戰性、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網絡安全技術和能力來保護數字中國戰略新生的各類數字場景,例如數字政府、數字民生等等。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作為我國網絡安全保護的重點對象,在未來的五年中將會作為網絡安全建設工作的重點之一。落實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工作,是我國關基保護工作的重點工作。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是我國應對未來網絡空間戰爭和國際動蕩等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底牌和保障。
網絡安全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是孤立的煙囪式防護、不是點線面的防護,而是立體的防護。網絡安全不僅要注重傳統的安全防護、安全監測、安全響應,同時要注重運用一些新技術、新機制、新理念等,變被動防護變主動防御,變靜態防御為動態防御,做到綜合防御、聯防聯控。這就需要網絡安全監管單位、標準起草單位、安全廠商、安全用戶等不同角色通力合作、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團隊作戰優勢,在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上下功夫,努力打贏網絡安全這場攻堅戰。
網絡安全源于IT發展,新技術新應用催生了網絡安全,同時網絡安全也要運用IT新技術。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利用這些新技術讓我們的安全產品功能更強大、能夠應對未來更多的挑戰和威脅。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網絡安全事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就需要相應的人才培訓機制,不斷提升網絡安全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第四節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推進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網絡基礎設施和資源治理機制。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建設,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向欠發達國家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等數字援助,使各國共享數字時代紅利。積極推進網絡文化交流互鑒。
● 解讀
“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過程中,網絡安全是保障“一帶一路”項目順利交付的重要抓手。在國際網絡安全秩序中,要充分利用好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和安全標準體系,不僅要運用網絡安全防護手段保護好“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成果,也要規避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法律風險。
第十五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第五十二章 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堅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不斷增強國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健全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人才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重要領域國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范化解機制。健全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制度,加強國家安全執法。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切實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
● 解讀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平安中國是不僅是實現我國人民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平安中國的建設離不開網絡安全。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切實維護新型領域安全,是實現平安中國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第十五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第五十三章 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
第二節 實施能源資源安全戰略
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實現煤炭供應安全兜底、油氣核心需求依靠自保、電力供應穩定可靠。夯實國內產量基礎,保持原油和天然氣穩產增產,做好煤制油氣戰略基地規劃布局和管控。擴大油氣儲備規模,健全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油氣儲備體系。加強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完善能源風險應急管控體系,加強重點城市和用戶電力供應保障,強化重要能源設施、能源網絡安全防護。多元拓展油氣進口來源,維護戰略通道和關鍵節點安全。培育以我為主的交易中心和定價機制,積極推進本幣結算。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規劃管控,提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 解讀
能源安全關系國計民生。能源網絡覆蓋范圍廣、涉及用戶多,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需要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另外,隨著“特高壓”電網作為我國“新基建”建設的7大領域之一,將會迎來新的建設高潮?!疤馗邏骸彪娋W需要重點進行網絡安全建設,必將會衍生出大量的網絡網絡項目機會。
“數據安全”相關內容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七章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
第一節 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
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公共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健全數據資源目錄和責任清單制度,提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深化國家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開發利用端口,優先推動企業登記監管、衛生、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 解讀
2020年國務院發布了 《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成為新的第五要素。將數據定義為新的生產要素是因為通過數據可提供我們對世界的新的認識、可降低現實世界的試錯成本、可降低人類行為的主觀不確定性帶來的危害。公共數據中包含大量與國家經濟建設、社會運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只有讓這些重要數據在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不同區域流動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其數據要素的重要作用,為國家發展、人民生活服務。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第一節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
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建立健全數據產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保護,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完善適用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安全評估,推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 解讀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處在無法可依的狀態下,在未明確數據交易和安全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數據很難得到全面的、充分的運用。要保護數據要素在使用過程中不侵犯個人信息主體權益、保護工商行業正當利益,需要制定體系化的數據交易流通的規則、跨境傳輸的規則及安全保護的要求。通過頒布法律法規、制度要求及標準規范,打造規范數據交易市場,在全社會營造數據交易和保護并重的氛圍,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成長。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第四節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推進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網絡基礎設施和資源治理機制。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建設,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向欠發達國家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等數字援助,使各國共享數字時代紅利。積極推進網絡文化交流互鑒。
● 解讀
在推進“一帶一路”等海外項目的時候,數據跨境過程中的重要信息泄露、個人隱私保護問題等都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如果不慎就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輕則被罰款,重則會面臨牢獄之災,所以我們要格外重視。在數據在跨境過程中,要遵守不同國度的數據安全相關法律(例如歐盟的GDPR等),盡力規避重要信息和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
對于我國的網絡安全監管機構,應該推動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建設,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形成全球共識。在維護國際秩序的同時,努力保護我國人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保護一些在境外投資的中國企業。
|文章引自于微信公眾號:啟明星辰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