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辰又多了一顆“星”
發布時間 2024-11-04前言:
隨著人工智能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深入應用,安全大模型的研發雖取得顯著進展,但也面臨著諸如 “策略生成準確率” 等關鍵問題的挑戰?;诖?,啟明星辰集團專家與媒體展開深度對話,剖析了當前安全大模型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并詳細闡述了啟明星辰集團在此方面的實踐探索和戰略規劃。
“每次生成的策略都不一樣?!?/p>
研發進入攻堅階段,但“策略生成準確率”問題,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那時的安全大模型好像還沒個準主意。面對相同的攻擊測試,一會給你支這個招,一會給你支那個招。好在,啟明星辰是有些“家底”的。過去28年攢下的那些家當,到關鍵時候就排上了用場。
啟明星辰亮出“家底”
2022年3月,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立項研發。6月,啟明星辰拿到了“無限開火權”,獲得了中國移動的算力支持,研發正式啟動。這此一點,就足夠國內眾多安全企業,羨慕三天三夜。
其實,安全企業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例如,學術界提出IDS概念時,其中的統計異常檢測系統,以及專家系統,就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影子。只不過,當時產業界并不太認可這條門檻較高技術路線。
又過了30年。
但這些都不能跟現在的大模型相比。
通用大模型給安全企業,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興奮。他們第一次解鎖了“知識泛化”能力和“思維鏈”能力——有了“知識泛化”能力,大模型就快速增加了知識儲備,能夠回答各類專業的安全問題;有了“思維鏈”能力,安全大模型就能將各類問題,拆解為可執行的步驟——既它能告訴你問題,也能告訴你怎么解決問題。
但困難還是有的。
“策略生成準確率”就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基于同樣的提示詞,大模型每次都能生成不一樣的文章,那這事好像還挺有意思,但在安全這樣的嚴肅場景中,生成處置策略的準確率,以及可解釋性就是頭等問題。
好在啟明星辰是家有“家底”的公司?!皵祿馁|量和數量,決定了安全大模型能力的上限?!敝軡菃⒚餍浅郊瘓F副總裁、核心研究院院長,對于解決“策略生成準確率”問題,他首先就想到,要不斷注入高質量數據。
但數據從哪來?
威脅情報數據肯定是重要的數據來源。過去,拿到威脅情報數據,安全企業只會抽出有用的IOC(威脅指標),以解決現實問題?,F在,安全企業還會“一魚二吃”,除留下IOC(威脅指標),原始的威脅情報數據,也會留下來,進行模型訓練。
啟明星辰也會很珍惜每一條威脅情報數據,只不過,這家公司還另有優勢。在此之前,啟明星辰已在全國累計建成落地130余座安全運營中心,國內應該無出其右者。而從安全運營中累積的日志,以及安全運營報告,都是可供訓練的高質量數據。
更重要的是,“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的研發,得到了公司各產品線的全力支持?!敝軡f:
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的研發,是一項公司級戰略?!爱a品研發部門拿出了此前沉淀的手冊、文檔,以及知識庫。啟明星辰百余款產品的報表模塊,也都貢獻出來用于數據訓練?!?/p>
“AI+安全”戰略落地
就是這樣持續的投入,一年之后,即2024年5月,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正式發布。顯然,周濤對它很有信心,周濤說:“常規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打榜’并沒有用,就像學霸并不一定是安全專家?!畼I務’效果才是檢驗安全大模型的唯一標準?!?/p>
這也就是啟明星辰接下來的想法。在推出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四個月后,啟明星辰又正式發布了“安星智能體”,此前其提出的“AI+安全”戰略,這時也逐漸清晰起來。
“AI+安全”戰略涵蓋了“基礎層、模型層、應用層”。其中,“基礎層”是以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為核心底座,這解決了模型訓練和推理應用中的資源問題;在此之上的“模型層”,啟明星辰依托高質量的安全數據集,為通用大模型注入安全能力,這也就是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
“但小模型也不能丟?!?/p>
在此之前,啟明星辰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大模型讓安全企業第一次解鎖了強大知識泛化能力。但是不是什么任務,都要丟給大模型完成?顯然不是,啟明星辰希望專業的模型干好專業的事情。
所以小模型也不能丟。
這也就是啟明星辰的研發思路,就如周濤所說:“最主要的效果”。啟明星辰總是希望用戶能以最小的資源代價,達到最佳的應用效果。正因如此,目前,啟明星辰已累計研發惡意樣本檢測、加密流量檢測、異常進程識別、賬號行為分析、業務風控、分級分類等多個特定場景的小模型。
這些“小模型”,同樣位于“AI+安全”戰略的“模型層”。而大模型與小模型之間的關系,就像“大腦”與“計算器”。再聰明的“大腦”,在特定環境下,有時候也不如“計算器”來得快。
更進一步。在大小模型共處的“模型層”之上,就是“應用層”。啟明星辰的所有設備就已經完成了安全能力的原子化和API化改造。這就為“安星智能體”奠定了技術基礎——通過位于“應用層”的安星智能體,可全面提升安全檢測、分析、響應和自動化處置全流程的智能化安全運營水平,并建立閉環能力升級機制。
大模型有了手和腳
變化由此而來。
周濤首先解釋了“智能體”與“安全助手”間的區別?!鞍踩帧敝痪哂邪踩R問答、告警解讀,以及安全數據分析、漏洞影響評估、生成事件總結報告等能力?!爸悄荏w”在此之上,更增加了智能決策、復雜任務自主處理功能。
也就是說,啟明星辰加上了安星智能體這顆“星”。就意味著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已經順利落地應用場景,已經顯現了安全大模型與業務的深度耦合,提升了任務的自主決策與處理能力。
周濤進一步解釋了其中的關聯:“啟明星辰希望未來的企業安全架構,能夠感知環境、做出決策、采取行動的實體?!?其中,“感知環境”是大模型基于網絡環境中的各類日志數據檢測威脅;“做出決策”是大模型對于已確認的威脅行為生成防護策略;“采取行動”是智能體具備與網絡環境交互的能力,而實現策略執行。
或者說,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就是“大腦”,他根據報警信息,生成了可執行的策略腳本,以及劃分動作序列。安星智能體則是大模型的“手和腳”,負責具體調用各類設備,以及策略的下發執行,并最終再將結果反饋給大模型。
以運營服務為例。安全運營是對知識和設備強依賴的場景,也是最適合安全大模型落地的應用場景。在此方面,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已經具備了數據分析能力,并能夠分析告警趨勢。同時,大模型還已具有報警解讀能力、告警驗證能力。進而,大模型還已具備相應處置能力,能夠快速定位告警,更能夠快速生成策略。
智能體則負責具體執行,負責快速阻斷攻擊。在此過程中,智能體通過API接口,就能自動調用安全設備和安全模塊,并形成響應閉環。
“這極大地提升了工程師數據分析、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敝軡f:“我們做過測試,告警處置時間可從半小時,縮短到兩分鐘?!币郧笆且贿B串工作,工程師要從頭忙到尾,現在每位工程師身邊都站著位“助理”,“助理”幫你完成這些工作,工程師只有進行審核和判定。
“而且綜合性的安全企業,此后也將更有優勢,因為他們更容易形成設備聯動?!敝軡纱说贸鼋Y論?!耙驗槿鐔⒚餍浅竭@樣的綜合性安全企業,一直建立有完整的元數據管理系統,安星智能體就可以通過元數據管理系統,調動各類網絡設備、安全設備的接口,實現大模型與設備之間要實現交互聯動?!?/p>
“更重要的是,‘大模型+智能體’還形成了‘飛輪效應’。一成不變的安全大模型,在攻擊者的反復刺探中,防御能力也會迅速衰減。但基于安全運營人員在真實場景的真實反饋,就可完成對大模型和智能體持續的迭代,可打造能力升級的‘飛輪效應’?!敝軡詈笳f。
以上文章來源于張戈BP ,作者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