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嚴望佳委員:全面深化推進快遞包裝污染防治
發布時間 2020-05-28快遞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近年來,盡管快遞包裝問題已被納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但快遞包裝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應盡早采取措施,解決這一難題?!比珖f委員、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嚴望佳表示。
目前,快遞業務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過度包裝現象。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9年,我國快遞包裹達635.2億件,紙質包裝快遞占比約為58.6%(包含瓦楞紙箱、文件袋、套裝紙箱),塑料包裝快遞占比約為41.1%(包含塑料袋、珠光袋、編織袋、泡沫材料)??爝f過度包裝不僅浪費資源,包裝廢棄物還影響市容環境、增加城市環衛負擔,一些難降解塑料、有毒有害外包裝甚至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雖然快遞行業已經普遍意識到綠色環保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措施進行綠色包裝和節能降耗, 但在法規標準、公眾意識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嚴望佳建議,適時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強化快遞包裝源頭管控、回收利用等法規要求,明確細化主體責任,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跟進相關配套政策,為防治快遞包裝污染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制定快遞包裝環境保護標準。結合環境標志標準體系,根據綠色快遞包裝的需求,對膠帶、包裝紙制品等制定環境標志標準。根據典型快遞包裝廢物利用處置過程的污染物釋放情況及環境效應,制定快遞包裝垃圾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將環境保護納入快遞包裝材料、工藝、倉儲、配送、使用,回收等技術標準。
嚴望佳建議,借助“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在部分城市開展綠色物流建設。鼓勵快遞企業與包裝生產企業形成回收包裝再利用的閉環管理模式,建立快遞包裝生產者、使用者和消費者在內的多方回收體系。結合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推行,在有條件的社區、商區、校區、網點設立綠色回收點。通過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推廣范圍,最終實現全社會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轉變。
同時,建議生態環境部牽頭研究快遞包裝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商務部等部門對快遞包裝總量、種類、流向等做好調研分析,明確不同快遞包裝的綜合環境影響。
嚴望佳建議,開展多措并舉推進快遞行業綠色革命。繼續組織開展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跟蹤公民在綠色消費方面的行為變化。圍繞相關法規、標準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參與包裝回收及綠色包裝使用,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強化快遞包裝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督促嚴格落實包裝綠色化要求。加強快遞包裝廢物回收、利用、處置等環節的社會和輿論監管,讓違規者無計可施。
|文章內容來源于勞動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