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技術2.0版本(簡稱等保2.0)的正式公開發布,意味著等級保護正式進入2.0時代。除了基本要求外,等保2.0還增加了對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和大數據等對象全覆蓋,更加注重全方位主動防御、動態防御、整體防控和精準防護。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監管合規有著怎樣的標準?等保建設實施如何落地?
啟明星辰集團作為唯一全部參與等保2.0三個標準(基本要求、測評要求、安全設計要求)起草的安全廠商,從行業實踐角度出發,梳理了2.0時代等級保護工作思路,旨在助力提升金融企業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合理規避風險。
金融行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建設的必要性
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領域網絡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事關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2017年6月1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明確了將等級保護制度提升到法律要求。
“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絡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絡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span>
金融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金融業是高度依賴信息技術的產業,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網絡和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隨著新技術的持續迭代升級,未來金融機構在業務、風控、運營、審計、人力等前中后臺場景都將進行智能化轉型,同時對信息安全、風險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等級保護2.0的新變化對金融行業的影響
等保2.0對保護對象范圍、定級流程、標準內容構成、等級測評等方面都做了較大的調整。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金融行業的網絡安全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基礎信息網絡與重要信息系統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威脅與挑戰。
1、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
巨大的市場需求與行業融合共同推動著移動互聯網金融快速創新,不斷涌現出移動支付、移動理財、移動交易、APP模式、O2O等新型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模式。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各方參與者對于數據安全、客戶信息安全的風險防患意識薄弱,造成了互聯網金融信息風險事件時有發生。
2、云計算
在整個金融行業,銀行業機構大部分采用建設小規模的私有云的方式,非銀機構的互聯網金融大多采用金融行業的公有云。對于云計算而言,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是最需關注的兩個點。
3、物聯網金融
物聯網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能夠依托物聯網技術,提升服務體驗、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資金流、信息流、實體流的三流合一,從而變革金融的信用體系,控制金融風險,深刻、深遠地變革銀行、證券、保險、租賃、投資等眾多金融領域的原有模式,在帶來新的金融變革的同時,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風險。
啟明星辰助力等級保護2.0落地實施整體思路
由于金融機構業務對IT依賴度極高,安全要求也高,等保2.0也將重點保護人員、網絡、系統、數據等網絡空間體系的安全,思路從關注架構安全、被動防御能力建設,發展為主動防御、動態防御、整體防控的精準防護能力。金融機構在依據新的等級保護標準進行安全建設時,也應該不僅僅為應對合規,更多的是需要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構建創新的安全體系。
等保2.0的《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的設計思想是以PPDR(以策略為中心,構建防護-檢測-響應防護機制)為核心思想,以可信認證為基礎、訪問控制為核心,構建可信-可控-可管的立體化縱深防御體系。
?可信
以可信計算技術為基礎,構建一個可信的業務系統執行環境,即用戶、平臺、程序都是可信的,確保用戶無法被冒充、病毒無法執行、入侵行為無法成功??尚诺沫h境保證業務系統永遠都按照設計預期的方式執行,不會出現非預期的流程,從而保障了業務系統安全可信。
?可控
以訪問控制技術為核心,實現主體對客體的受控訪問,保證所有的訪問行為均在可控范圍之內進行,在防范內部攻擊的同時有效防止了從外部發起的攻擊行為。對用戶訪問權限的控制可以確保系統中的用戶不會出現越權操作,永遠都按系統設計的方式進行資源訪問,保證了系統的信息安全可控。
?可管
通過構建集中管控、最小權限管理與三權分立的管理平臺,為管理員創建了一個工作平臺,使其可以借助于平臺對系統進行更好的管理,從而彌補了我國現在重機制、輕管理的不足,保證信息系統安全可管。
面對新業務、新技術、新威脅,金融機構網絡安全建設的進階路徑是夯實基礎、提升能力,逐步規劃建設主動防御、動態御防的安全防護體系。
第一,基于“零信任”安全模型,構建網絡空間信任體系。
導致敏感信息泄露的威脅,大部分都是由于內部原因造成的,例如內部用戶、外部用戶或合作供應商。通過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認證服務、統一授權管理、統一日志管理,構建網絡空間信任體系。
第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從組織體系、運營體系、技術體系三個維度進行。
第三,提升安全防護和安全運維能力,組建安全運維團隊,開展日常安全防護和運維工作,進行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提升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能力。
第四,組建網絡安全藍軍,驗證安全防護和安全運維有效性。
Copyright ? 啟明星辰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3241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4551號